广东打造高教“联合舰队”

2019-08-23 10:28

【A1家教网】在5G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核心技术是决胜的关键。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2018年度拟立项的项目信息,广东高校表现亮眼。

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开展新型网络与高效传输全技术链研发,助力我国成为B5G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研发等方面的全球引领者。在该专项中,10所高校作为项目牵头单位,拟承担15个项目,5所广东省内高校拟承担8项。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3所高校分别承担2项,承担项目数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在拨款经费方面,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牵头总经费分别为9260万元、7446万元、6385万元,在10所高校中分别位列第一、第二、第四。

这5所广东省内高校都是高等教育“冲、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参建高校。近年来,在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等系列高等教育重大工程基础上,广东以前瞻性谋划、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改革,对省内主要本科高校重新排兵布阵,推出“冲补强”计划,改“一列纵队”为“三大军团”,分类扶持。参建高校在不同层次争创,特色内涵发展,为广东乃至中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提供强有力人才、智力支撑。

“顶天立地”冲向高教强省

大而不强是广东高等教育的“心头痛”。广东经济总量连续30年保持,常住人口连续13年,全省高校在校生近200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入、二孩政策深入实施等原因,广东学龄人口持续增长,自2013年起,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并接连推出了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省市共建本科高校、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经过三年的高强度建设、超常规投入,广东高校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从“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大赛获奖数来看,广东省内高校近年来进步飞快,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国家“双”学科数、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数、两院院士新增选数教学成果奖获奖数、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等厚积才能薄发的领域,广东仍较为逊色。

“我省高等教育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高水平大学、学科不多,粤东西北地区高校整体实力偏弱,部分高校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高等教育支撑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还不足。”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看来,这些问题不仅与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不相适应,还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期盼不相称。

2018年1月,广东经过深入调研、全盘谋划,充分考虑前期高等教育系列工程建设基础,以增量方式统筹推进“冲补强”计划。该计划由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粤东西北地区高校振兴计划、特色高校提升计划三个子计划构成,参建高校按办学水平、地域、特色等因素,对应分成冲、补短板、强特色三类组团,分类发展。

自此,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吹响“顶天立地”的奋进号角。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承担“顶天”重任,分为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和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两类进行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国内先进、国际的优势学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省的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

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锋认为,“冲”的高校是塔尖,它们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区域,而粤东西北地区高校数量少、实力弱。广东直面痛点,引导粤东粤西粤北地方高校、特色行业高校扎根地方或行业,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产业特色发展,成为“立地”的塔基、塔身。

为在三年建设周期内,推动全省41所本科高校和147个重点建设学科“极速前进”,广东以的力度加大财政投入,省财政计划三年投入130亿元。

用“改革灯塔”引导高校“百舸争流”

改革创新是广东的天然基因。在推进“冲补强”计划时,广东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人、财、物”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释放“政策红利”,激发内生活力。广东还通过分类指导,推动参建高校错位、特色、内涵式发展。

“原来由于投入结构和管理制度不太合理,用钱的很难管得了钱,花钱的很难决定钱怎么花。”景李虎直指痛点,原来专项资金太多,容易捆住高校领导的手脚。在他看来,钱应该投到哪里、投多少,高校领导自己心里更有一杆秤。

去年,广东对症下药,出台新政,打破逐事审批的传统做法。省财政下放资金审批权,教育专项资金使用只需经广东省教育厅党组会议集体审议、分管省领导审核,报省财政厅备案即可,实现教育经费总量管理。广东省教育厅打破推动工作靠专项的路径依赖,向“冲补强”计划参建高校下放资金使用权,实现经费一揽子方案。

对“冲补强”计划专项资金,参建高校可以自主确定资金分配和投向,干好大事。中山大学曾以文科、理科和医科见长,工科是其短板。而广东正值创新驱动关键期,对工科方面的大成果尤其渴求。近年来,中山大学顺势而上,充分运用自主权,将资金等资源向“天琴计划”等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倾斜,工科综合实力尤其是产业服务能力快速提升。

有“放”也要有“管”。广东省教育厅引导参建高校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学科专业。为鼓励参建高校以长远眼光进行布局,把“冲补强”计划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广东省教育厅列出不允许用于普遍提升全校教职工工资待遇、偿还贷款等负面清单,并提前三年告知各学校每年专项资金大概数量。

为引导高校进一步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广东对不同组团高校适用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对于冲的高校,广东建立以ESI全球排名、国家科技奖励等通用核心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对于补短板、强特色的高校,广东是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并重,并分别着重考核短板改善情况、特色学科发展情况。

“我们还根据投入产出绩效比,构建优上劣下、奖先罚后的绩效管理机制。参建高校上一年度的综合表现,将直接影响当年专项资金额度。”景李虎介绍,广东工大、华南农业大学就因上一年度绩效考核表现突出,分别获得约2000万元奖励,而表现不佳的少数高校专项资金则被削减。

“学术势能”转变为“产业发展动能”

“学科之树纵向生长,我们提炼出学科优势特色,牵手全球高端人才,通过研究所等平台促进产学研,把学科高势能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长陈十一介绍,该校6个入选“冲补强”计划的重点建设学科,基本都建立了“特色基础学科为龙头”+“市一级科研应用平台”的新型产学研格局。

“冲补强”计划引导参建高校积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增强引领式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和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星星之火”。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与清华大学等联合打造了石化装备智能安全技术体系,为茂名石化等企业新增利润7.1亿元。该校根据区域产业需求,与茂名市等地共同重点打造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五大理工科学科专业群,助力广东做强做优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

广东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等因素,引导“三大军团”努力补齐全省理工科学科这一短板,打造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体制。“冲补强”计划重点建设的147个学科中,理工科学科占据超过半壁江山。冲高校则瞄准重大战略需求,在优势特色学科“高原”上打造“高峰”。补短板高校则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柱产业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共同确定重点建设学科,奋力争先。

“冲补强”计划参建高校理工科等学科正异军突起。据统计,参建高校共72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比2018年1月增加12个,稳居全国第四;6个学科入围全球排名前1‰。同时,“冲补强”计划强调人才培养的本位性,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根本指向之一,参建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华南农大与温氏集团等一批大型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协同育人,通过共同设计培养方案等方式,构建“校内课程学习+企业课程学习+公司实习实训”的教学模式。一大批下得去、稳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振兴带头人正脱颖而出。

自2018年1月以来,“冲补强”计划参建高校以第一完成单位斩获31项教学成果奖,9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承担2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利授权达12988件。